<b id="uykmp"><tbody id="uykmp"></tbody></b>
    <b id="uykmp"></b>
    <b id="uykmp"><address id="uykmp"><ol id="uykmp"></ol></address></b>
          <b id="uykmp"><address id="uykmp"><kbd id="uykmp"></kbd></address></b>
        1. <b id="uykmp"></b>
        2. <b id="uykmp"><small id="uykmp"></small></b>
            1. <tt id="uykmp"></tt>

            2.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聚焦 > 正文

              為民造福 “叩開”美好生活的大門

              2023-08-15 03:42:38 來源:皖江在線

              8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馬鞍山市“奮力打造長三角‘白菜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市民政局黨委書記阮兵,國家統計局馬鞍山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李燕,市統計局黨組書記汪學峰,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文旭,圍繞“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質,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進行專題發布。

              經濟實力穩步攀升,物質基礎更加穩固

              三年來,我市堅持發展為上,立足增強發展動力,提升發展質量,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22年,全市實現GDP2520.96億元,比2020年凈增418.26億元,年均增長5.6%;人均GDP達11.6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比2020年提升1.9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由18.7萬元/人提高到22.5萬元/人,穩居全省前列。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0.1%,比2020年提升5.5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5.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2個百分點,比2020年提升1.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44.6%,居全省首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879家,比2020年增加293家。

              堅持增崗穩崗,大眾創業成效顯著。2022年,全市新增就業4.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0.88萬人,“4050”人員等困難群體再就業0.24萬人。大力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萬人,本地高校應屆畢業生留馬就業率達25.9%。新增經營主體9.7萬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2億元,直接扶持創業5169人,帶動就業1.56萬人。

              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錢袋子”更鼓,“腰桿子”更挺,“心窩子”更甜,“米袋子”更滿,“菜籃子”更足……三年來,我市出臺一系列惠民利民富民政策,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收入差距持續縮小,消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三年來,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始終位居全省第一位,兩項收入水平均遠高于全國全省,城鄉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20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13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28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6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23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788元。我市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市場平穩增長,有效提振居民消費信心,居民消費水平躍上新臺階,發展型改善型消費提升。2022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810元,較2020年年均增長4.8%。

              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鄉村振興銜接蹄疾步穩

              我市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守返貧致貧風險底線,全力促進脫貧人口增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2020年底,全市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105戶29596名貧困人口同全市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脫貧戶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886元增至2022年的17400元,穩定實現吃穿不愁,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及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8個脫貧村村均經營性收入從2014年的1.54萬元增至2022年的89.96萬元。累計投入銜接資金6.89億元,實施產業項目716個,特色大米種植、預制菜加工等一系列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鄉村振興機構,選派141名優秀干部開展駐村幫扶,市縣鎮村四級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實現平穩過渡,基本形成“1+57+N”政策體系,有效搭建了銜接政策的“四梁八柱”。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提升城市發展“溫度”

              堅持民生為本,我市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全市民生支出264.29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達83.2%。落實托底保障政策,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市民生活居住環境持續改善,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57個,建成棚改安置房7833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89戶。

              基本民生保障更精準,城鄉低保標準由戶月人均648元逐步提高到730元,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達到每人每月950元。深化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成家庭養老床位1375張,累計為3815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45萬人次。大力實施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累計建成老年助餐服務設施323個,基本構建了“中心食堂+集中配送+社區就餐(或送餐入戶)”的服務模式。

              記者 余萍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
              分享到:
              08/15 袁方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擴大)會議
              08/15 葛斌主持召開市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
              08/15 奮力走出新時代博望高質量一體化跨越式發展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馬鞍山的新發展定位,為我們在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比涨?,博望區委書記竇念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博望區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真抓實干、擔當作為,趕超跨越、奮勇爭先,全力以赴推動高質量一體化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四區一極”新博望,奮力譜寫現代化“明珠博望、智造新城”嶄新篇章,為全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建設“七個強市”貢獻博望力量。 [詳細]
              08/15 探尋長江文明源頭 講好長江文化故事
              跨越歷史五千年,星光璀璨凌家灘。 [詳細]
              08/15 打好“長江文化牌” 為打造長三角“白菜心”賦能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鞍山,賦予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提出了“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科學論斷。 [詳細]
              08/15 聚才匯智 筑夢前行
              廢棄飲料瓶分揀生產線、鞋底涂膠自動生產線、激光清洗機器人……8月13日,記者在慈湖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安徽海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看到,各種自動化生產設備用途各異,這些自動化生產設備均由該公司董事長張良安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生產。它們被應用在眾多行業領域,較好地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詳細]
              08/15 打造智慧稅務 提升服務質效
              記者從市稅務局了解到,省環境保護稅自動監測數據申報預填功能日前在我市成功上線,以進一步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提升為企服務水平。 [詳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亚洲九九无码在线视频,国产黄色视频网,日韩老熟妇无码
              <b id="uykmp"><tbody id="uykmp"></tbody></b>
              <b id="uykmp"></b>
              <b id="uykmp"><address id="uykmp"><ol id="uykmp"></ol></address></b>
                    <b id="uykmp"><address id="uykmp"><kbd id="uykmp"></kbd></address></b>
                  1. <b id="uykmp"></b>
                  2. <b id="uykmp"><small id="uykmp"></small></b>
                      1. <tt id="uykmp"></tt>